正在阅读:圆明园考古获成果:首次发现半圆形码头 设计十分巧妙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圆明园考古获成果:首次发现半圆形码头 设计十分巧妙

转载 2017/12/24 11:54:1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百合 3453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已完成一期20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即日起启动瓦片、琉璃等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修复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圆明园在本次考古中首次发现了半圆形码头。

来看看皇帝休闲娱乐的场所↓

地点:圆明园西北角的紫碧山房遗址

由于一期考古已经完成,为了保护文物现场,遗址已经被栏杆围档起来并有专人值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成员张利芳从2016年紫碧山房考古发掘工作获批启动以来,一直在跟进考古进度,一年多的“陪伴”让张丽芳对这里了如指掌。

紫碧山房建于雍正时期,乾隆二十五年前后对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改建。虽然圆明园以园林景观为主,但内部建筑也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祭祖、听政、上朝、休闲娱乐等,而紫碧山房就是皇帝休闲娱乐的场所。“乾隆又很喜欢江南风格的园林建筑,所以紫碧山房也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石有溪涧的江南野趣风光园林建筑。”

挖掘过程中发现半圆形码头

进入遗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坑。“现在看是个坑,但其实这是河道的一部分。”张利芳告诉记者,紫碧山房的南侧临水,历史资料显示是一条名叫北长河的河道,皇帝坐船从东边过来,停船靠岸后可以直接下船,步行十几步就能进入紫碧山房的宫门。

坑深两米左右,坑内可见两组石砌的台子,两组石台底部的直线距离不足一米,从外观看靠东的是方型,靠西的是半圆型。

可以设想一下,皇帝坐船从东边过来,船身顺势停靠在东侧的方形码头,让皇帝、妃子等重要的人先下船,船再往前行几米到半圆形的码头停放,半圆形码头从上到下有个梯形的坡度,正好和船头的弧度吻合,方便固定船头。

”张利芳说,目前这些都是设想,考古发掘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大量的考证工作来解开这些谜团。更重要的是,半圆形码头在历史资料上是没有记载的,是张利芳和同事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不仅积累了考古资料,还丰富了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的考古工作能发现历史遗迹的‘五脏六腑’,找到‘毛细血管’,这才让我们真正兴奋。”

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介绍

张利芳介绍,紫碧山房主体部分占地1.37万平方米,一期考古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圆明园的最高点寒山,以及值房、宫门、紫碧山房殿、含余清、澄素楼等建筑遗迹,还有码头、石桥、围墙、道路系统、河道、山体、排水道等附属设施,出土瓷片、琉璃及石质建筑构件等少量文物。

同时,考古发掘还发现了早期散水、早期墙基、山体拦土墙及“满堂红”基础、排水道、石板路等新遗迹现象,基本摸清了该建筑遗存建于三合土夯筑的满堂红基础之上的工程做法。其中大部分建筑基址的满堂红基础是近几年圆明园考古发掘见到的最厚的,有的厚达两米,体现了清代皇家对建筑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已完成了一期考古发掘,即日起启动瓦片、琉璃等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修复工作。二期考古发掘工作要等待上级部门批复才能启动,届时二期启动之后,同一期一样,也将开放为公众考古基地,市民可预约参观。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