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第五批福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生活百科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第五批福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转载 2018/01/23 09:55:5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高山家园网 4126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经市十七届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将福清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此次入选名录的共有三大类5项


 传统技艺类3项 

福清融万安番薯丸制作技艺

一都枇杷膏制作技艺

福清东张窑古瓷(黑釉瓷)制作技艺


 传统美术类1项 

福清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


 民俗1项 

福清市镜洋镇上店村拔“龙绳”


▼点击可查看大图



福清融万安番薯丸


福清融万安番薯丸已建立了一套制作规程、烹饪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其番薯丸采用龙高片区的山地瓜、年后的头水紫菜、猪肉的前腿肉等,从源头把关,确保食材新鲜,从剁肉到包皮均纯手工制作。





一都枇杷膏


在福清,只要提起枇杷大家一定会想起一都,一都枇杷以果大色艳、肉厚汁多、味美爽口而闻名,而枇杷膏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等的效果。





福清东张窑古瓷(黑釉瓷)


据史料记载,东张宋窑是南宋时福建四地(同安、泉州、福清、连江)主要生产窑之一、为福建四大民窑之一。福清地处福建东南沿海,自古航运交通发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点。宋元时期,福清东张窑产的黑釉盏大量出口日本、朝鲜、菲律宾等地,福清东张窑遗存也成为福清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历史见证。






福清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


如今,在福清40岁以下从事木作的工匠少之又少,属于福清地区的传统风格木作营造技艺临近失传。这将意味着已有的旧建筑物无法得以保护和更完好的修缮,因而使现有古建筑也将慢慢地消失掉,那将是人们的一大遗憾。这次福清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入选福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木作技艺的保护,传承木作技艺也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现有的古建筑。




福清市镜洋镇上店村拔“龙绳”


每年中秋节,镜洋镇上店村都会举办一场别具特色的“拔河”比赛,又被称为“拔龙绳”。“拔龙绳”这种庆祝中秋的民俗在当地流传一百多年了,“拔龙绳”所用的绳子不是常见的麻绳,而是村民自己用竹子篾片和稻草编扎的“龙绳”,直径约30厘米,长约30米。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