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颁行“青苗法”,山阴西(治今浙江萧山)有高姓叔侄二人因欠官租,于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由山阴西(今浙江萧山)避居福建, 侄居福唐(今福清)长江镜(今长安村),后裔传衍于闽东浙南一带。叔居漳浦九都(今杜浔镇),成为闽南和粤东潮汕地区高氏主干开基祖。据陆丰《高氏族谱·流源》,叔名高耀祖,其曾祖为高柴46世孙、北宋名将、武烈王高琼,祖父为高继伦(高琼第四子),父为高遵试。侄名高重光,其曾祖为继伦之弟继和(高琼第五子),祖父为高遵训,父为高仰祖。
上表一支,高重光刚刚来到长江境的时候,长江境的陈、吴、林、何姓原住民对于,初来乍到的外乡人高重光持有戒心,不让其落户村内,无奈之下的高重光只身一人渡海到鹅屿岛(长江境管辖),靠打渔农耕为生。
北宋年间长江境海域面积较大,周边渔民下海必须横穿,鹅屿岛的一条羊肠小道,当时渔业丰富故无资源之争,大家也都相安无事。高重光利用岛上的木材搭了一座茅草屋做为居所,闲时勤练祖传的高家枪法,以防不测之需。路过的渔民偶尔也会和这个外乡人讨水喝,顺便唠唠家常。一来二去,大家渐渐地对这个外乡人有了好感。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时年二十五岁的高重光,经人介绍与海门头(今海头村)的陈氏月娥结为夫妇,次年生下一子,取名高再启,海门头陈氏娘家、长江境的陈、吴、林、何、梁姓村民均派出代表,为高重光之长子高再启的出生道喜。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长江境的周边,出了一个恶霸,纠集一帮打手窜入长江境村内,凡见到上岸的渔民手中的海产品就抢,稍有不从者就拳打脚踢,并说他家的水流到长江境才有现在的收成,从今往后海上打渔的必须无条件的,向他们一伙缴纳渔牙费。否则,任何人均不准下海打渔。
消息传到高重光耳里,怒火中烧的高重光决定给,这个的无法无天的恶霸一点颜色看看,他带上卸了枪头的祖传高家枪(就是如今的长安杖),在众乡亲的带领下直捣恶霸的老巢,打得这伙喽啰屁滚尿流、人仰马翻,一招“三战转四门”,重创恶霸。
此次出战,高家枪传人高重光,赢得了四邻八乡百姓的普遍尊重,并且一杖成名!长江境海域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慑于高重光威力无比的杖法,很长一段时间,无人敢轻易,踏入长江境内招惹是非!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