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在你的记忆里,拗九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别着急,今天小编就带你一起
找到拗九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每年正月廿九,是福州八邑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孝顺节”、“送穷节”。这天清早,我们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儿,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平安、健康。
拗九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拗九节还要吃线面!
尤其是岁数逢九(虚岁)的人
在拗九节这天要吃上一碗“太平面”
已出嫁的女儿,
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
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清末民初,一个出嫁女回家给父母送拗九粥的情形
其实,拗九节里最重要的小事
不是尝拗九粥,也不是吃线面
而是敬孝心!
子女为父母送拗九粥是孝
回家看望父母更是孝
目连送粥
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每次探监时,给母亲的食物都被狱卒吃掉了。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
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
因粥的颜色拗黑,又叫“拗九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也因目连孝顺母亲,叫“孝九粥”。
你可能有所不知!
拗九节的由来,还有其他的说法呢~
其中之一,也是跟目连有关
只是不是送粥
而是目连为救母亲脱离地狱
超度众饿鬼的日子
在后人眼里成了“拗九节”
另一个“拗九节”的由来之说
则是“送穷”
以粥送穷鬼,才能迎来新年满满的财运~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呢!
来源:福清东南网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