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套路!福清这些老年人**案件,引以为戒!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套路!福清这些老年人**案件,引以为戒!

投稿 彩虹网络-高山家园网2019/09/25 16:03:2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未知 作者: 3371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设置各类骗局

瞄准老年人“靶向行骗”的犯罪手法

如今层出不穷

令人防不胜防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

梳理近年来涉老**案件


总结

常见的“坑老”套路


以高额回报为饵 营造生财假象


“到店就送小礼品,大爷大妈没事进来看看。”这是骗子常用的话术。


行骗前用小恩小惠让受害人放松警惕,往往是骗子常用的套路之一。


案例


2016年11月起,俞某先后在福清开设了两家“全家福国际集团”分店,并雇人在人流密集处分发传单,承诺到店就送小礼品。


众多老年人被吸引至店内后,俞某便开始宣传“老妈乐”产品的生财之道:购买会员,获得购物券并返利,购买会员的数量越多、等级越高,返利越多。


2018年3月,俞某等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公安机关抓获。


至案发,至少有40人在“老妈乐”项目上投入资金。


经查,俞某吸收资金共计近600万元,造成他人损失共计156万余元。


日前,经福清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审判处俞某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0万元,该案目前处于二审程序内。


检方点评:利用赠送礼品、先期小额返利等小恩小惠诱惑老年受害人投资,这只是骗子们企图“借鸡生蛋”的伎俩,不可轻信。


以养生项目为饵 诱骗老人购买



“您这病很严重,试试我们的理疗项目调理一下?”这种“关爱式”问诊是骗子常向老年人使用的又一“杀手锏”。


不少老年人投入大量金钱购买保健产品或理疗项目,直至案发才恍然大悟。


案例


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没有推拿理疗资质的何某等人,在福清以“北京同仁养生馆”的名义发放传单,当街招揽客户。


他们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逐步诱骗老年人充值。


日前,经福清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罪判处何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



检方点评: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心理需求,打着“名医会诊”、专利科技等旗号,以质次价高的保健品、粗劣不堪的推拿术、漏洞百出的养生法实施**。


以虚假生产为饵 粉饰公司实力



“大爷大妈放心,我带大家去投资的工厂参观!”


利用空壳公司“撑场面”,诱导老年人投资,骗子的这一手段也让许多老年人栽了跟头。


案例


2016年7月至8月,张某在福清等地设立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但并未实际投入生产。


为吸引资金、取得信任,他带领众多有投资意向的老年人前往位于泉州的总公司工厂进行参观,许多老年人在参观完工厂后决定投资。


实际上,偌大的厂房不过是张某临时租赁的废弃厂房,几十名忙碌的工人是每人每天100元请来的“临时演员”。


在骗子制造的假象下,先后有143名老年人投资钱款共计314万元。


日前,经福清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集资**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检方点评:此类骗子以参观公司为噱头,营造公司实力雄厚的假象,吸引老年人掏钱投资。待资金募集到一定量时,公司核心人员逐渐抽退甚至一夜关门、携款潜逃,给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

检方提醒

理性投资、科学养老

不盲从、不轻信

发现被骗,及时收集、保存证据

向司法机关求助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