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逼真!福清3D立体斑马线亮相街头~!
投稿
彩虹网络-高山家园网于 2019/11/28 14:07:2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未知
作者:
4421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3D影片你肯定看过
3D 街头艺术绘画你也或许见过
3D人行道大概你也听说过
但是3D斑马线你见过吗

福清的小伙伴们
你们最近注意到了吗
福清“3D立体斑马线”首次上岗啦
白、蓝、黄三种颜色,格外醒目

11月26日,在滨江小学、 实验小学周边路段、清荣大道福政路至324国道(中段)路口,一条条3D立体斑马线吸引了不少路过的驾驶员和行人的眼球。

与传统白色斑马线相比,这3组彩色立体斑马线长约6米、宽约0.45米,采用白、蓝、黄三种颜色搭配格外醒目,无论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看,横着看还是竖着看,这些三色线段,都像一根根立体的柱子摆在路面,给驾驶人、行人带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驾驶员在远处就能明显看到标线,以提醒司机提前减速通行或让行,有利于礼让斑马线意识的养成。同时,行人也会被立体斑马线吸引,让行人过街走斑马线更具自觉性和安全感,使行人文明穿行。下一步,福清交警将根据城市道路路面情况和实际使用效果,适时在更多道路规划“3D立体斑马线”,让行人过马路能够多一份安全,同时也为道路增加一分靓色。
斑马线的起源
斑马线又称人行横道线,其最早源于古罗马的“跳石”。

古罗马时期的一些街道上,车马与行人交叉行驶,经常导致市内交通堵塞,不断发生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靠近马路上的地方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作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这些石头,一跳一跳的穿过马路。而马车行驶时,两个轮子刚好可以从石头的缝隙中通过。久而久之,行人穿越马路就被称之为“跳石”。
斑马线的发展
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代替了马车,在速度增加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危险性。城市内更是车水马龙,行人在街道上任意横穿,严重阻碍了交通行驶,而从前的那种跳石已无法避免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保护人们的出行安全,英国人集思广益,率先设计出了一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并规定行人在穿过街道时,只能走人行横道。于是伦敦街头出现了一道道洁白的赫然醒目的横线,看上去这些横线很像斑马身上一道道的白斑纹,因而人们称之为“斑马线”。司机驾驶汽车看到这条条白线时,会自动减速缓行或停下,让行人安全通过。斑马线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行人的出行,保障了生命安全。一时间,**国家纷纷相仿,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斑马线。

福清交警温馨提示:
每个新事物的诞生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此,提醒广大驾驶人朋友,在这种3D斑马线前不要急刹车,路遇人行横道有行人通过应主动减速让行,养成文明礼让的好习惯。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在穿越马路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爱护自己的生命。来源:福清交警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