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婚事无彩礼”移风易俗活动倡议书
近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省晋江、长乐、福清等地的“天价彩礼”、“土豪婚礼”层出不穷,我市的婚姻彩礼也呈现日益上涨的趋势,特别是江阴镇88.88万彩礼元早已经远近闻名。这种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成为许多青年男女不可承受之重,很多家境普通的家庭为了高额的彩礼而负债累累,不堪重负。不知多少家庭因此婚姻破裂,生活陷入贫困,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树立文明乡风,倡导移风易俗,促进社会稳定,在此向全市新婚男女青年发出如下倡议:
1、提倡“婚事无彩礼”,让婚姻重归温馨和谐。
我们应当提倡纯真的爱情,自觉实践“婚事无彩礼”和“婚事新办”,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让父辈和自己辛苦积攒的资金用于改善家庭生活和投资兴业,夫妻同心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2、提倡“婚事无彩礼”,体现现代女性的独立人格。
广大现代女性要充分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嫁观,以感情为重,把人品好、拥有技之长、勤劳能干、努力上进作为主要的择偶条件,不为物质、钱财所累,自觉抵制高价彩礼,重建婚嫁道德标准体现现代女性的独立人格。广大家庭、家长更要从儿女的幸福出发,多换位思考,从自身做起,防止因婚借贷、婚后还贷影响儿女家庭和睦,鼓励儿女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夫妻同心开创自己的幸福的人生。
3、提倡喜事简办,传承勤俭节约理念。
适婚青年要树立感恩之心,常思父母养育之恩,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积极响应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广泛号召,自觉抵制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办事方式。要积极参加集体婚礼、旅行婚礼等新式婚礼,让订婚结婚仪式重文明轻形式、倡节约拒浪费、推勤俭抵攀比,让婚礼简朴高雅,既体现礼仪之风、人文之风,又彰显文明之风、节俭之风。
风俗之变,关系盛衰。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风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勤俭自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青年朋友要身体力行,做社会新风的倡导者要自我约東,做社会新风的营建者。让我们携起手来,抵制天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一起行动,建设繁荣和谐的新福清,共创文明和谐新家园。
意思其实是指在男女双方进行商量过后,女方不会“漫天要价”,男方也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双方结合当地的人均彩礼和自身的条件,共同确定彩礼的数额。
有的男方在支付彩礼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后悔,想要女方退回彩礼,然而这个过程总是困难重重,甚至有不少情侣“撕破脸皮”、对簿公堂。
自从新规出台后,只要符合以下的三种情况,男方可以向女方索要已经支付的彩礼。
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双方虽然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没有共同生活;
男方因支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
对于即将结婚又或是有结婚念头的男性而言,这个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男方的财产权益,避免了“人财两空”的事情发生。
那么一定会有女性觉得不公平。有些女性认为彩礼不仅是男方家庭对自己的看重,更是结婚之后两人过生活的一个保证,毕竟许多新婚家庭,女方的彩礼都用于置办家具和日常开销上。同时,女性还要承担孕育生子的责任,给予女方彩礼,也是对女方生育后造成身体机能下降的一补贴。
若是发生了以下的三种情况
女方则是不需要退回彩礼
关于彩礼大家主要关心的
问题还有以下几点
1、民法典禁止收取彩礼了吗?
民法典并没有明确的禁止收取彩礼。但是民法典明确规定了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民法典第第1042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结婚彩礼给多少钱?
法律并未对婚嫁彩礼有明确数字和范围的规定。在实践中,也是根据地方习俗和经济条件来商定的。
3、结婚彩礼归谁所有?
彩礼性质是附条件的赠与,是男方为达成结婚目的而赠与女方的,因此,无特殊约定,彩礼应属于女方婚前个人财产。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才可能是夫妻共同财产,而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因此,彩礼属于女方婚前财产。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