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坚决防止“钻空子”
严禁“打擦边球”
福建省教育厅重要发布
事关校外培训
日前,省教育厅印发《福建省中小学生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该《指南》适用于面向中小学生(含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实施校外培训的机构;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培训服务的机构,参照执行。
鉴别主要从
培训目的、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评价方式
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如符合以下特征
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项目
☟☟☟
培训目的
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
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
培训内容
主要涉及
道德与法治
语文、历史、地理、数学
外语(英语、日语、俄语)
物理、化学、生物等
学科学习内容
培训方式
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
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
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
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
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
结果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
侧重甄别与选拔
以学习成绩、考试结果
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培训机构应落实自主管理责任,对开展的培训项目类别进行自我研判、自评自查,自觉按照“学科类”或者“非学科类”的相关管理要求,规范开展培训活动,不得出现名不符实的情况,不得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
福建省将坚决防止个别机构
“钻空子”“打擦边球”
以“非学科”之名行“学科”之实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非学科”鉴定结果
以及在获取“非学科”鉴定结果后
违规开展学科培训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
撤销其鉴定认定
依法依规严肃处置
列入当年度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
并向社会公开通报处置结果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