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高山镇:乡村振兴绘新篇 小村庄有大产业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高山镇:乡村振兴绘新篇 小村庄有大产业

转载 林佳豪2022/06/22 08:35:1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高山家园网 作者:高山家园网 88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近年来,高山镇竹秀村瞄准沿海资源,通过激发“红色能量”,蓄力做好水产养殖场建设、沿海旅游开发、闲置土地利用等,谱好“人文曲”,唱好“沿海戏”,念好“山字经”,着重打造百万村财产业带。



坚持党建引领

点燃乡村振兴“红色能量”
竹秀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在推动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培育等方面下足功夫,落实党建引领“同置业、壮村财”工作部署,通过“四计划”即“造星计划”强支部、“选秀计划”育后备、“串门计划”暖民心、“晒单计划”亮实绩,建立“党支部+党员+群众”乡村治理模式,梳理形成行动事项18个,实现干群凝聚发展势能,点燃乡村振兴“红色能量”。

图1 竹秀村村级活动场所


图2 党员参加清洁行动


深挖特色资源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立足靠山环海的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全面摸底盘活沉睡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扶持群众重点发展水产养殖,在村内开发三个近千亩水产养殖场,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的突破口,让荒芜滩涂成为“黄金海岸”,为村财增收注入“源头活水”,实现村集体经济从“破零”向“壮大”转变,2021年村财收入突破150万元。

图3 水产养殖场


  图4 水产养殖场


图5 滩涂养殖


打通产业链条

发动乡村振兴“一列快车”

产业上游,实现养殖场规模化发展,花蛤苗年总产量500吨,南美对虾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达600万元。旺季劳动力需求增大时,除雇佣当地村民采收花蛤,还吸收周边村村民成为“淘金工人”,增加村民收入渠道。产业下游,探索形成“散养+规模养殖+集散中心”的水产品市场体系,拓展冷冻、仓储、销售产业链,实现点对点销售,破解远距离储存、销售等问题,延展销售区域、延伸销售半径。


图6 花蛤采收


图7 花蛤采收


图8 工人装运


拓展产业形态

培育乡村振兴“一方沃土”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位金龟公子相识了金螺姑娘和青蛇姑娘,他们结伴而行......”村民林国宝讲述着竹秀村“龟山”“金螺山”和“青蛇山”的来历。竹秀村,山竹矗立,钟灵毓秀,村域抱山环海,因此也孕育出许多特色文化。近年来,竹秀村将“山”文化打造为“绿色旅游”经济亮点,构建山水人文相亲的产业格局,年吸引游客达1万人,旅游创收近10万元。


图9 龟山立碑


图10 金螺山


图11 青蛇山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