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刚抵达仓山区不到三小时,就遭遇风险等级调整至高风险区,是什么样的体验?
福清市志愿服务队22组3位95后海口镇的年轻党员干部就遇到了这样猝不及防的“难度”升级,他们用快响应、快行动、快担当,彰显了年轻党员干部的使命和担当。
今天
让我们来看看
这几位95后的福清哥
在仓山区抗疫一线的故事
11月3日,按照统一部署,福清市志愿服务队22组支援仓山区仓山镇,22组成员海口镇党员志愿者俞宏炜、林小雄、陈伟杰被分配前往湖边村负责点位24小时查验登记工作。
可他们刚抵达不到三小时
湖边村部分区域
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临时状况,当时大家都紧张了起来。但福清人来都来了,就要输人不输阵,勇往向前。”22组组长黄诚华说,面对这个突发状况,他立即线上联系对俞宏炜、林小雄、陈伟杰进行鼓励和线上指导,再三让他们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指挥部也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懵了!”俞宏炜直言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他们一时没反应过来。在接到黄诚华的电话后,1999年出生的俞宏炜、林小雄和2002年出生的陈伟杰,很快便适应新形势,坚决服从安排,积极认领任务,迅速投身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第二天起
根据指挥部的安排
他们与村干部、医护人员分成四组
连续7天
入户为近1700名村民采样
刚开始群众围过来时,一看都是黄码、红码,心里还是有点怕,大气都不敢喘,手都在抖。
俞宏炜负责为村民扫码登记,第一次入户近距离和村民接触让他心里没底。“孩子,不用太担心,我们的防护做得很好。”同行的医护人员的话,让他重新稳定心神,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敲门、喊话、扫码登记,历经3个小时,俞宏炜一行完成了424人的采样工作。
三人做好个人防护
“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脱下防护服的时候。”俞宏炜说,他们负责扫码登记外,一路上还需要带着采样管、消毒酒精等,逐门逐户上门,几个小时下来,防护服里面往往都是汗水,防护面罩上也是雾气。
5日凌晨 ,湖边村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封控措施调整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当天,据指挥部安排,陈伟杰负责信息登记,俞宏炜和林小雄提供物资保障。为提升专业技能,三人利用吃饭的时间,自主观看学习“一线福州”发布的防疫实操专栏视频,并在学中干、干中学,进一步熟悉工作重点和防护要点、规范做好个人防护。
“怕还是会有点,但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实在不行,也就是多待几天。”俞宏炜、林小雄、陈伟杰一边幽默地打着气,一边尽最大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4日,
累计摸排线索约210条,为湖边村疫情防控工作研判提供数据支撑。
4日晚上,
协助村干部调整核酸检测采样点点位,参与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
6日,
冲锋在密接人员转运一线,“以快制快”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连日来
俞宏炜、林小雄、陈伟杰
扮演着“无疫小区”创建中的
宣传员、摸排员、转运员
以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
践行责任担当
为推进社会面动态清零做出贡献
棒!
END
来源:壹福清
本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福建闽江律师事务所 张烘律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