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资料图:人民币和美元。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31日电 国家外汇局网站31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98551亿元人民币,负债率为13%。外汇局认为,中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对外债务去杠杆化进程基本完成,积累风险逐步释放。
截至2016年12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98551亿元人民币(等值14207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以美元计,去年较2015年末增加377亿美元,增幅为2.7%,外债总规模连续三个季度稳步增长。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38137亿元人民币(等值5498亿美元),占39%;短期外债余额为60414亿元人民币(等值8709亿美元),占61%。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47.5%。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债务余额为8598亿元人民币(等值1239亿美元),占9%;中央银行债务余额为3847亿元人民币(等值555亿美元),占4%;银行债务余额为41912亿元人民币(等值6042亿美元),占42%;其他部门债务余额为29669亿元人民币(等值4277亿美元),占30%;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4524亿元人民币(等值2094亿美元),占15%。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2505亿元人民币(等值3244亿美元),占23%;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19999亿元人民币(等值2883亿美元),占20%;货币与存款余额为21587亿元人民币(等值3112亿美元),占22%;债务证券余额为15962 亿元人民币(等值2301亿美元),占16%;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652亿元人民币(等值94亿美元),占1%;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余额为14524亿元人民币(等值2094亿美元),占15%;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3322亿元人民币(等值479亿美元),占3% 。
2016年末我国负债率(编者注:负债率即外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3%,债务率为65%,偿债率为6%,短期外债和外汇储备比为29%。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以上各项外债风险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总体来看,2016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呈稳步回升态势,风险总体可控。
外汇局称,中国对外债务去杠杆化进程基本完成,积累风险逐步释放。2016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14207亿美元,较2014年末的历史高点下降3593亿美元。
对于2017年中国外债规模形势的判断,外汇局称,适度规模的借债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必要手段,我国企业将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变化,自主决定借用外债的时期、规模和币种结构,我国的外债整体将呈稳步回升态势。(中新经纬APP)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