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麦克阿瑟在二战期间,有个外号:麦跑跑。
此“美誉”何来?
飞春读传今天就来说说这段轶事,以及其背后的英雄,温莱特。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对菲律宾展开登陆战。
美国远东陆军司令麦克阿瑟请示美国陆军部,得到的指示是:按兵不动,做好防御。
没有战备的防御,不是防御,是挨打。
麦克阿瑟带领两支军队,一个是菲律宾本地的陆军。他们尚未训练好,有的连个皮鞋都没有,穿运动鞋,有的还光着脚。靠他们防御日本的精锐弹炮,当肉饼差不多。
另一支靠谱点的,就是美国远征军了。但美国此时以欧洲为主战场,远征军粮饷弹药不济。
他给陆军要空军支援、给海军要战舰支援,得到的答复,不是沉默,就是“欧洲优先”的搪塞。
麦克阿瑟腰间,每天都带着老爹留给他的防身武器,那把老式双发大口径手枪。
万一哪天日本攻破了吕宋岛,占领了马尼拉,他这个远东陆军司令,就用这把枪饮弹自尽。
配图
没有支援没有粮饷,麦克阿瑟节节败退。
罗斯福和马歇尔都发来电报,劝他暂时放弃菲律宾,转移西南太平洋战区,以图将来。
但他认为司令官若离开前线,一定影响部队的士气。他拒绝投降。并冒着枪林弹雨到前线给士兵鼓劲儿,“我们的支援就快到了!”
1942年3月,“在罗斯福连续催促下”,麦克阿瑟乘鱼雷离开菲律宾,逃往澳大利亚。菲律宾交给了新的司令官,乔纳森·温莱特。
临别,他对乔纳森·温莱特中将语重心长地说:
“我去澳大利亚要部队支援,我一定会带尽量多的东西回来,你一定要守住巴丹,不能投降!”
温莱特和麦克阿瑟都是西点军校毕业,在菲律宾,温莱特跟着麦克阿瑟干了多年,是个极为忠诚的老部下。
温莱特对他发誓:“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坚守巴丹!”
温莱特和麦克阿瑟
但是,形势逼人,短短2个月后,日本攻陷菲律宾。
不是温莱特食言,而是麦克阿瑟连一支军队也没有调过来,一点食物也没有争取到。
困在森林里的温莱特部队,弹尽粮绝,士兵们把森林里的猴子、蛇、蜥蜴都快吃光了。他们一直在等麦克阿瑟,他相信他一定会回来的。
但是,日复一日,杳无音信。
当他们通过收音机得知美国放弃菲律宾的战略计划后,他们知道自己“被麦克阿瑟骗了”,懊恼,沮丧,士气彻底崩溃。
他们编了个军中歌谣,《防空洞里的麦克阿瑟》,骂他是“麦克阿瑟狗”。后来,这段历史就成为麦克阿瑟终身的职业耻辱,他被称为“麦跑跑”。
麦克阿瑟
5月初,日本又加紧新一轮的攻击。
“一想到那高爆炮弹穿越隧道,炸飞墙壁,让挤在隧道中的成千的伤员遭涂炭的情景,我就感到无法承受。”5月6日,温莱特下令降下美国星条旗,挂上白旗。
此次在菲律宾投降的美国士兵,各部算一起,共有7.8万人,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投降”。
死亡行军
为了看管这些战俘,日本把当地的学校、工厂、军营等,凡是能拿来住的,都当战俘集中营了。
最让日本感到麻烦的是,对这些战俘,还得喂他们吃喝,派人看管他们。
日本本身就人少,看不起战俘,禁止士兵投降,现在,他们还要为这些怕死的美国战俘“埋单”,很窝火。
日本军官就暗下密令:行军路上,活地不要!
他给他们每人吃一份米饭,“高尔夫球”大小的一份米饭,然后开始了死亡行军。
从巴丹到160公里外的战俘营,他们8天滴水未进,更别说吃饭了。死了1.5万人。
到菲律宾战俘营后,日本又虐待死去2.6万人。
被虐的美国战俘
最后,连虐带杀,这些战俘被送往中国台湾、伪满洲等地的战俘营。
温莱特等美军高官,辗转被送到中国东北,昔日张学良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
之后,又被关押到奉天俘虏收容所,沈阳北部四平市的一个监狱。
在那里,温莱特中将的工作是磨刀片。
到达沈阳3个月,这些美国战俘连冻带饿,冻死180人。
在中国这3年,温莱特命大,可能也是因为他是最高军官,日本鬼子没敢整死他。
1945年8月,美国扔下两枚原子弹后,日本彻底蔫了。在中国东北的这些鬼子,感觉大势已去,准备把这里的美国战俘杀害。
温莱特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的第二天,麦克阿瑟从中国方面获悉,温莱特在中国东北,大喜。
他立即找到美国海军特种部队队长哈斯勒,请他立即研究实施“尼尔斯解救行动”。
尼尔斯,美国童话中的小朋友,变成拇指大后骑在天鹅上,开始了与小动物的冒险旅行。
哈斯勒率领特种兵小分队,乘B-24运输机,立即从菲律宾飞往中国湖南芷江机场,然后连夜飞往四平市。
在四平市东城战俘营上空,几十个特种兵打开降落伞,从飞机上飘然而至。
麦克阿瑟见到从狱中救出的温莱特
如图劫狱电影,美国特种兵先干掉看管监狱的日本鬼子。
哈斯勒趁交火之时,带线人直奔牢房,一锤打开温莱特将军门上的铁锁,“啪”的一下来了个标准的美式军官敬礼:
“报告将军,美国海军特种部队长哈斯勒少校,奉麦克阿瑟之命,前来接你回国!”
温莱特等了3年多,终于等到这一天,激动得热泪盈眶:“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全名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就这样,温莱特被传奇般地接走了。
麦克阿瑟和被救出的温莱特等
温莱特被美国人视为英雄。
但他内心有阴影,生怕别人看不起他。
他见到麦克阿瑟后说:“我对不起祖国人民,在战场上向敌人投降了。”
但麦克阿瑟告诉他,他之所以被奉为英雄,正是因为“投降”——在他做出最大的努力后,感到仍无胜利的可能时,他牺牲了一名军人最宝贵的职业荣誉,来保护多数士兵的性命。
一句话,这个62岁的老兵又落泪了。
温莱特在回到美国这一天,同时被提升为上将,受到杜鲁门总统的接见,并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
同为战俘,日本对待回国的老兵,会赐给他们一把刀,让他们剖腹谢罪。
这就是两国的区别。
温莱特作为日本投降的见证者,麦克阿瑟将签字笔赠与身后的他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