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精心调度无失误 平安电网零风险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福清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精心调度无失误 平安电网零风险

转载 2017/04/20 10:32:2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小林 3281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调控中心

  聚精会神

  4月19日讯(记者:卢贤明 通讯员 阮瑞鹏)  电力行业谁最辛苦?有人说是巡线工,线路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他们翻山越岭的足迹;也有人说是抢修工,不停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畏酷暑严寒……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会被风吹雨淋,必须身着整齐的服装,每天的工作更是寸步不能离开办公室。他们就是电网调控人,承担着福清市整个区域供电调控的重任。整个城市的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他们日夜在岗位上坚守,用辛勤和心血换来的。

  福清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肩负着福清市31座变电站的调度任务及自动化设备建设和运行维护等工作。该班组17个人平均年龄40岁。近年来,班组连续获得“福建省工人先锋号”、“福建省电网一流调度机构”等荣誉称号。

  日前,记者在调控中心与坚守在工作岗位的3名电力调控员一起,感受整个城市的“电流”。

  心,跟着电网延伸

  走进控制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近10米宽的电子屏幕,上面密密麻麻分布着无数条线路和厂站。当值调控人员坐在电脑屏幕前按时记录电网运行情况和电量发生的数据。监控员把“鼠标”轻轻一点,福清电网110千伏变电站运行情况尽收眼底,每座变电站内的运行信息一目了然。

  “我是调控中心值长张慕竹。”

  “我是港头供电所配电班韩世秋。”

  “我现在向你下达10千伏抽水II路634线路#001到#102#杆更换刀闸停电指令……我复述一遍……”

  当日,恰好值长张慕竹向港头供电所配电班下达停电操作指令。现场听他们电话指令传达,互相复述确认,完全能够感受到调度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每一张票、每一个指令下达背后都能体现出严谨、严苛的安全工作要求。

  “比起以前的工作环境,现在的调度工作如同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建立完成,使各条线路系统的运行情况时刻在调控人员的掌控之中。”该调控中心主任郑晓春谈起以前的电网调度方式时,感触颇深。他说,上世纪90年代,从事调度工作完全是靠调度员自己画在笔记本上、印制的纸质图纸或者记在脑子里的系统图,通过电话那头的抢修人员或是用电客户的描述来分析判断跳闸故障原因和下达操作指令,工作效率比较低下。

  据介绍,2013年以来,福清供电公司按照建设统一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采用“调度控制+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使调控人员可以24小时全天候集中监视、控制和调度全市电网的变电站、开关站及10千伏线路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全面掌握电网实时信息数据,直接获取电网的异常和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提高了日常操作效率以及电网事故处理效率。

  2016年9月28日,“鲇鱼”台风侵袭福清,造成全市15万户停电,按照以往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恢复,而此次仅用48小时内全部恢复供电。“所有抢修工作第一步都必须等待调度指令下达才能开工作业,还是得益于‘调控一体化’,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事故处理环节,加上调度人员多年考验训练有素,大大提升了速率。”郑晓春介绍说,台风登陆前后,调控班共许可故障应急抢修单58份,下达调度指令839项,话务量5172次,全天平均每人每2.8分钟接听一通电话,高峰时段达到每人每分钟接听1.3通电话,快速、准确地处理报修工单1016单,使电网得以快速恢复正常供电。高效率作战不仅得益于科技提升还缘于调控中心自我不断总结和沉淀。经过20多年安全运行的实战,调控中心整理出台一整套保证电网安全操作流程。一核对(现场)、二编制(操作票)、三审核(操作票的正确性)、四下令(预令)、五复诵、六记录、七确认(现场对操作顺序无异议)、八操作(指挥操作)、九监护、十收尾(全部操作结束后,对整张操作票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查,并根据操作具体内容对系统运行方式的变更在DMS系统图上进行及时的置位、挂牌。

  有了初步的观察和了解之后,记者也尝试“体验”了一下这份工作,长期坐在座位上、眼前有几个屏幕需要监控、还需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电话沟通,仅仅坐了半小时,就让记者有些头昏眼花。“这份工作是这样的,有时候一坐下来就是好几个小时,在时刻保持注意力期间,还要完成当班的工作计划。”调控中心副班长林锦向记者介绍。

  家,在电话那一头

  调控中心人员现分4个小组,实行两班倒,早班8个小时,晚班16个小时,基本上每个人每周至少需要在岗43个小时以上。

  据介绍,早上和晚上略有不同,虽然都很忙碌,但是相较于白天的工作,晚班更需要耐得住寂寞。“白天还会有些事务性的工作,有时候也会有别的同事过来找我们谈些事情,但是到了夜班,晚饭后同事们都陆续走了,以后这几个小时就只能靠我们自己。”张慕竹告诉记者,晚班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半夜,主要负责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而到了5、6点的时候,是设备停复的高峰期,要做好下一班的交接工作。

  “匠心需要坚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芳华。”对于调控人员来说,这句话显得特别耐人寻味。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这些调控员在调控室里有条不紊地重复着一项项工作,期间仅有零星业务上的交谈,整个工作环境是相对安静的,而在这样的环境,既是考验,也是锻炼。

  “其实上班工作这些都还好,每份工作都有加班的时候,但是工作这些年,却始终和家里人做不到同步,心里有时候还挺不是滋味的。”林锦说。

  “我们就是两班倒,按照排班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所有假期、节日都与我们无关……”谈起这份工作,很多调控人员止不住话匣子。

  46岁的张慕竹在调控岗位上已经24年了,回家过年的次数只有6次。“除夕是用电高峰期,一定要在岗位上,没得选择,也不能选择,我自己习惯了,家人也习惯了。”说着说着开朗的张慕竹就笑起来了。她说:“我要在这个岗位上做到退休,再过4年就可以好好过正常的生活了。”

  “我儿子12岁了,每到周末我都尽量带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林锦说,基本上三周才会碰到一次周六或者周日,总是非常珍惜,但从不敢跑去远的地方。

  来自广西的新进员工黎子铭,刚参加工作一年半。当记者问她工作的第一年春节在哪里过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说,在单位度过的呀!

  “我是托产假的福,才有机会回一趟老家过年。”来自江西的值长吴芳已经在福清工作3年多,前两年都是在岗位上过年的。“也没有办法,有时候正好轮到自己上班,那就一定要工作,选择了就要爱上。”

  家是幸福的港湾。但岗位的重要性决定了调度值班的特殊性,在这里,工作是24小时值班,没有节假日、双休日、“黄金周”之类的,调控中心人员过的是与常人近乎颠倒的日子。尽管如此,该班组有9名调控人员在这岗位上超过了20年,他们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始终如一。

  截至2017年4月10日,调控中心未发生一起误调度、误操作及人员责任事故,调控中心实现连续安全生产8000天,执行指令票合格率100%。

  “精心调度零失误,平安电网零风险。”望着电网接线图,郑晓春坚毅地说。这是调控中心所有成员的共同愿景,也是几代电网人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

  记者心语:

  电网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系统,调度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网的故障率,确保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能源。福清电力调控中心是保证福清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是电网事故处理、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的指挥中枢。20多年来,调控中心充分发挥电网管理职能,科学调度、精心指挥,守护着福清电网的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命脉。面对着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就是这样一群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的调控员,即使牺牲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每一个急风暴雨的夜晚、酷热难耐的夏季大负荷期间、万家团聚的除夕夜,为城市的正常供电执著地坚守着。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