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几代人的记忆,漫步在这条路上,唤起那旧日的时光……古时从官塘有一条小水圳经何厝巷注入龙首河,称"蓝水圳",可能是因为其上游有当时福清最大的染坊,染料靛蓝入圳,令流水成蓝色故名。在蓝水圳流过的一条街道上方有小石桥一座,故借以小桥为街名。民国期间人们为了纪念叶向高先生,叶向高先生号台山,故曾改名"台山路".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曾经辉煌的老街。小桥街反应了这个城市发展的历程和过往辉煌的历史。
民国时期,小桥街东西两边店屋相距仅3米许,出檐处多用木板、白铁皮为雨盖,街中间挤成"一线天".每遭火灾必烧延几家乃至几十家。民国21年(1932年),县政府整治小桥街道,由大部分店铺捐资,少数小店出工,历时八、九个月,路面才拓宽至5米许。民国22年,才在路面上盖一层薄薄的水泥,不久就龟裂毁坏。
喜欢扎堆开店
不知道是不是福清人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扎堆开店,而且开的还是一样的店。一整排的五金店和广告店,这样竞争不大吗?
恒升广场一座综合性的商业楼,里面吃喝玩乐购一应俱全。
喜欢抱团的婚纱摄影店
一条1000米的街上有十来家摄影楼,竞争比较激烈,有几家店在"战斗中牺牲了".
刚拉完活的老大爷,停下来数零钱。
正在避雨的清洁工阿姨。
一年四季不管有没有地震台风都在邮电局楼下的换外汇大妈。
在雨中指挥交通的交警姐姐。
小桥街两家老字号店。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