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福清的吃货们,你们知道日语中“蝦蛄”的小趣味吗?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福清的吃货们,你们知道日语中“蝦蛄”的小趣味吗?
转载
于 2017/07/14 13:20:4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福清市文体局
作者:小陈
3218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虾蛄,繁体字为“蝦蛄”,又名:攋尿虾、螳螂虾、虾爬子、口虾蛄、皮皮虾、富贵虾、琵琶虾等,是一种节肢海底动物。不过在闽东地区以外,通常很少人称之为虾蛄(xiagu),都是以上的别名称谓。由于福清人叫虾“蝦”为“ha”,因此也称虾蛄为“hagu”。
虾蛄(蝦蛄)在我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沿海都有分布,是海产经济动物,种类多达几十种。虾体内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就是虾青素,就是表面红颜色的成分,虾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
在周星驰导演《食神》内,以虾蛄为原料制作的“爆浆攋尿牛丸”,就是一道独具风味的美食。
在日本,通常对虾蛄(蝦蛄)比较麻烦的海产品,很少作为食物,因此当时也没有一种统一的名字。
图:日本长崎
明末时期由于避战乱,大批明朝遗民流落避难于日本长崎。虽然日本长崎海产品丰富,但是流落在长崎的明朝人却以虾蛄为美味,日本人就询问虾蛄叫什么,避难于长崎的明朝遗民和黄檗僧人就告知其为“蝦蛄”(虾的繁体字为“蝦”,“蝦蛄”读音“hagu”),由于日本人的发音舌头短了一点,读不出“gu”,gu的读音都为“go”,所以日本人称之为“hiago”,写作“蝦蛄”(当时明朝时用的汉字繁体字)。
图:明朝遗民东渡日本
在日本有许多的名词的叫法和发音与闽东话“福清话”极为相似,这和千百年来中日民间交流是分不开的,明朝以前日本崇汉,大量吸收汉文化,某些物种的名字都以中国汉人取的名字为准,读法也是根据交流时口口相授。
图:福清市黄檗山万福寺
特别在明末时期,由于朝代更迭,大批避难于日本长崎的明朝遗民和弘法的黄檗僧人的广泛交流,许多新名词传扬到日本。因此,对于研究日本文化,作为中国古汉语保存比较好的闽东语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