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7月17日,本报以3个版的篇幅转载福建日报报道《山海情怀 赤子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党建篇》,进一步掀起全市的学习热潮。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完全”、“彻底”地做到为人民服务,并且扎实过好“自我关”和“人情关”。同时,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开拓创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全力打赢攻坚战,补齐发展短板,持续提高城乡群众的幸福指数,建设“三福之地”。
“让每一个村民都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以深深的为民情怀带领闽东人民脱贫致富的经历,让全国人大代表、阳下街道溪头村党支部书记林和星深有感触。
林和星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数次来到溪头村,鼓励溪头探索符合侨乡特点的共同富裕道路。今天的溪头村,已经实现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的和谐发展之路。同时,作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村,溪头也依旧保持着天蓝、水清、地绿,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
读到报道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倡导并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时,林和星的回忆也打开了匣子——上世纪80年代末,林文镜先生回到家乡福清,酝酿设立工业村。后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去印尼考察,与林文镜先生签订了“帮助福清脱贫致富五年计划”。1990年,林文镜先生在溪头村创办大陆第一个村办工业村,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场。后来,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溪头村,习近平总书记又前来为其奠基石挥锹培土。此后,习近平总书记还数次来到溪头村,调研、考察。在洪宽工业村发展之初,习近平总书记经常鼓励溪头村要解放思想,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要勇于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等到工业村逐渐发展壮大,他又鼓励先富起来的要带动后富,精准扶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林和星说,报道振奋人心,也让大家更加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号召下,溪头村让每一个村民都幸福的致富安居路将会越走越平坦。
“加强党的领导,攻坚克难”
元洪投资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的创新之举,1992年,侨贤林绍良先生与林文镜先生与政府协力建设元洪投资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外商成片开发的工业集中区。如今,元洪投资区已升格为国家级工业园区。
报道写着“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只有把基层组织建设好,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句话让元洪投资区建设处主任王吓明感慨万千。
他说,去年以来,为了加快建设福州元洪国际食品园的步伐,元洪投资区全面启动元洪区总规、冷链物流园控制性详规、防洪排涝防潮规划和电力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分批推进20平方公里的用海报批工作,启建了总投资共53亿元的园区17条路网和福州元洪国际食品园二期填海项目,超常规推进食品园一期填方项目,铺开了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项目的数量、投资额,乃至工作量和协调量都是史无前例的。
面对繁重的任务,元洪投资区管委会攻坚克难,保持超常规态势,全力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的建设工作,以“三严三实”的标准要求每一名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盯项目,拼力奋战。通过“亮进度”,建立每周工作进度通报制度,列出每周工作任务清单和阶段性目标冲刺工作任务清单,营造基层干部积极干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挂图作战,对表推进,明确每个项目的经办人,列出工作进展情况,促使干部们自加压力,明确目标,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促使项目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给我们几年时间,定让‘元洪’换新颜!”王吓明说,展望未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元洪投资区管委会定能带领元洪人保持超常规推进的态势,再创佳绩。
“凝聚和传递发展的正能量”
《山海情怀 赤子初心》文中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说:“你们不能把眼光只放在政策研究上,要把眼光放到人民群众中去。”
下基层调研、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一直是市政协委员游行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政协委员是一份至高的荣耀,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游行勇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他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实干为民的信念。
“政协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党的推动和落实。”游行勇认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障。因此,要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增强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努力使政协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同频共振、合力合拍。
“读完《山海情怀 赤子初心》,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退休老干部陈祖禄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心系少年儿童的成长,扎实做好关工委各项工作,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孩子心目中的好爷爷。”
陈祖禄回忆说,在福建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百姓的感情最深,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工作岗位,一以贯之的就是亲民、爱民、为民的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共产党员应该坚定的信仰。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更应该不忘赤子初心、不移愚公之志。“今后我将继续在关爱下一代道路上不断前行。”
构建“大党建” 助推“大福清”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上级领导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精神,坚持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抓党建,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着力提升了党建科学化水平。
除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的规定动作,推动党员在各行各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外,我市还积极创新自选动作,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连续开展14年的“创五好评星级”活动,将党建工作的“无形要求”变为“有形指标”,以星级创评激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活力,全面加强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 有效提升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积极打造的“大福清一线课堂”,共培训各级党员干部、乡贤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7万多人次,形成了全市覆盖、多级联动、全员参训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同时进一步巩固推进“兼职委员、驻村任职(蹲点)干部”,“争当乡贤、助推发展”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形成了走前头、当先锋、做表率的浓厚氛围。
“如何探索、改革和建设和谐、宜居、平安、幸福的“美丽金墩”,是每一个社区党员干部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金墩社区主任高兴钦说,当前,金墩社区正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以及平安福清等建设,推动党员在各领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始终把党建引领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先后推动了社区“激情广场大家唱”以及“街心公园读报点”活动的深入开展。他说,“党员干部和居民共同生活在社区、奉献在社区、和谐在社区,社区良好的平台搭建,让干部的日常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让群众的组织生活也愈发精彩,整个社区自然就越来越和谐了。”
“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才能有战斗力。”谈起近年来的发展,新厝镇江兜村党支部书记王武林说,依托党建促发展,是江兜村发展的关键也是基础。发展过程中,江兜村始终用活党支部平台,凝聚党员力量,引导党员创新实践。在完成规定动作后,村党总支牢固树立“党建+”理念,探索农村基层党建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融合新模式。未来,江兜村将围绕“党建助推美丽乡村、党员引领民间文化、党群同创和谐村居、党侨共建幸福家园”总体思路,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