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今天,小e君要告诉各位
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
好消息!!!
在刚刚结束的第29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2017)中,福州一中钟知闲同学发挥出色,荣获金牌,实现了我省2011年以来国际中学生五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金牌零的突破。
这是继该校董克凡同学于去年获得第28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2016)银牌后,取得的又一骄人成绩,也是200周年华诞的福州一中向我省的献礼。
问号君
这可真是棒棒哒,壮哉我大福建学子!可是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什么呢?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IOI),是面向中学生的一年一度的信息学科竞赛。这项竞赛包含两天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算法问题。选手以个人为单位,每个国家最多可选派4名选手参加(2014年有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的311名选手参赛)。参赛选手从各国相应计算机竞赛中选拔。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属于智力与应用计算机解题能力的比赛,题目有相当的难度,解好这类题目,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首先是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第三是灵活地运用各种算法的能力;第四是熟练编写程序并将其调试通过的能力;第五是根据题目的要求,自己设计测试数据,检查自己的解法是否正确,是否完备的能力。能够参加IOI的选手应该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需要学习有关组合数学、图论、基本算法、数据结构、人工智能搜索算法及数学建模等知识,还要学会高级语言和编程技巧,要具备很强的上机操作能力。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鼓励创造性,在评分的标准上给予倾斜,创造性强的解题方法可以拿到高分。
也就是说,只有传说中的学霸,哦不,学霸中的学霸,才有可能参加这个比赛,并且夺冠!
问号君
能教出这么厉害的学生,想必他的指导老师也不一般吧?
小e君
那可不是,这位老师名叫陈颖,是全国模范教师,福建省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呢!
陈颖,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无线电物理信息处理专业 ,2006年被评为特级教师,现任福州一中信息技术教研组长,同时也是中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科学委员会通讯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福州市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校际教研员、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福建师大兼职副教授。她的教学特色是让学生在和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发展兴趣、健康成长。
她率先提出信息技术学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承担并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表《“任务驱动法”研究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等多篇论文并在全国获奖。指导的学生获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枚、银牌1枚,获亚太地区信息学奥赛金牌4枚,获全国信息学奥赛金银铜牌及省级一等奖学生人数达上百人。多次承担全国、福建省、福州市的教师教训工作,在全国、福建省、福州市同行具有比较高的威望和社会知名度。
她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十大杰出指导教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州市首届“十佳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
获奖学生钟知闲和指导老师陈颖的合影(图片来源:福州一中)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