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呢?这不,福清市沙埔镇今年以来探索创建了“突发事件一小时上报”机制,筑牢乡村治理维稳防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网络图
“村养殖场这边有个人触电,情况紧急!村两委赶紧派人过来!”日前,沙埔镇一名准高三学生在赤礁村养殖场不慎触电身亡。赤礁村党委副书记林文接到联络中队长的报告后,立即和村两委赶到现场,并马上将情况报告镇党委。在事故发生后1个小时内,沙埔镇党委就接到了联络员报送的信息,立即派人到现场,查清事件原因,协商处理善后事宜,从而避免了群体纠纷的发生。
“突发事件一小时上报”机制,在当地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该机制是以联络网管理为基础,在全镇科学划分22个网格。每个联络网以生产队为基础,编成一个联络小队,再由村综治管理员、老党员、老干部、老人会理事等人员担任联络中队长。同时,从每个小队中挑选出遵纪守法、积极性较好的村民志愿者作为联络小队长,每个小队负责各自管辖区域内的村民,人数在100人至400人之间。目前,沙埔镇共有22个联络小队,共计274名联络员。各个联络小队统筹承担卫生监督、民情收集、政策宣传、治安信息、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联络网,努力实现管理集成、资源集聚、力量集合,以发挥最大的工作效果。
对一般性的问题,小队长向中队长反馈,中队长向村干部报告,村两委通过村集体联合协商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和处理。对村集体协商无法解决或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件的预警信息,村两委要在接报后1小时内向镇党委报送有关情况,镇党委根据事件轻重制定化解方案。
“依托该机制,今年以来,沙埔镇已妥善化解各类问题隐患30多个。”沙埔镇综治副书记陈丹就介绍,“突发事件一小时上报”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各种矛盾纠纷,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中,避免“小问题”转为“大矛盾”,也大大提振了干部敢于直面复杂问题的勇气,有效地促进镇村两级干部落实各项工作的效率。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