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明日15时40分
立秋
下午立秋哦!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晚立秋,意味着什么?:)
🍂 今年晚立秋
注定“热死牛”?
今年有“闰中伏”,“三伏天”共计40天!
民间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认为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若在下午以后,天气就还要热上一阵。
2017年立秋时刻为8月7日15时40分,是晚立秋,按老话,今年立秋以后还得热一阵,“秋老虎”依然存在。
8月11日入“末伏”,8月21日才“出伏”。
🍂 看梧桐“一叶知秋”
立,有“开始”之意
“秋”,禾+火
有禾谷成熟的意思
立秋,寓意着秋收之始
梧桐对秋的凉意最为敏感
故皇宫中一般都种几棵以察节气
宋时,宫内在这天将梧桐
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
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
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
正是“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 立秋分三候
一侯,凉风至
🍂 8月8日-8月12日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转凉,刮来的风也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会带着丝丝的凉意。
二侯,白露生
🍂 8月13日-8月17日
《释名》释“露”为"虑",也即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
大雨过后,清凉风来,清晨的大地上会有白色的雾气产生,但尚未凝珠。
三侯,寒蝉鸣
🍂 8月18日-8月22日
寒蝉,又称寒螿、寒蜩,比一般蝉的个头小,青赤色。秋凉后,蝉生命将尽,鸣声隐有悲意,故词人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秋凉后的蝉因为气候的转变导致发声困难,所以蝉鸣听起来会有一种悲切的凄凉感,仿佛在为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唱响最后的哀歌。
🍂 夏膘还没掉
又该贴秋膘了
立秋开始,意味着又到了“贴秋膘”的日子。什么叫“贴秋膘”?简单来说就是——吃肉!
囤积脂肪好过冬。但是,现代人平日不缺大鱼大肉,“贴秋膘”纯粹是走个过场。秋膘到底贴不贴?——这还得根据您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
但是,下面这些可以有!
食秋桃
立秋这天,人们常常会吃一两枚秋桃。吃完了还要把桃核留下。待除夕,在爆竹声里看着孩子们嬉笑着“新桃换旧符”,将立秋留下的桃核丢进火炉,把病患烧个精光。
啃秋
“啃秋”,也称“咬秋”,寓意炎夏难耐,忽逢立秋便要将这份微凉咬住。同时为了表示对秋日丰收的喜悦,也就有了吃瓜、啃玉米的习俗。
滋养润燥
立秋后,虽由热转凉,但秋老虎肆虐,白天气温仍高,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
这时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来润燥保湿。
进补
秋收冬藏,秋是进补的季节。中医认为,此时节宜养肺,可食用平肝润肺之物,例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食酸养肝
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这时可食用苹果、葡萄、车厘子、枣、柠檬等水果。
还有!注意了!
集中花钱的日子又到了!
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明天之后,还有七夕、教师节、
十一长假、中秋节、
重阳节、元旦、春节……
以及中元节、下元节和圣诞节……
钱包别哭!
挺挺,总会过去的!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