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旦把中国逼到这个份上,印度就惨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国际新闻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旦把中国逼到这个份上,印度就惨了!

转载 2017/08/11 09:53:0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第一军情 作者:小陈 3225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第一军情评论员:火火

印度疯了!因为它正在准备战争,并且是在准备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据央视新闻报道,印度军方向靠近洞朗地区印度一侧的一个村庄下发了要求村民尽快搬离并腾空房屋的命令。该村距离中印边界对峙点仅35公里,全村约有100名村民,目前还不清楚腾空村庄是为安置上千名前往对峙地区的增兵,还是为避免村民在可能的冲突中伤亡。对此,印度媒体的报道似乎更加清楚。据印度The Quint网站当地8月9日报道,驻苏克纳的印军第33军大批部队已经或正在向中印边境锡金段集结。 报道援引印军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军常驻苏克纳的第33军下属的3个师早在20-25天前就已经开始这次向中印边境部署的行动,部队最重要的部分已经进入指定“行动区域”。报道称,印军已部署在印度北部和东部距中印边境锡金段500米至20公里的范围内。一些部门还收到了4天部署到位的书面通知,而其他部门则收到短至6小时的行动通知。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旦把中国逼到这个份上,印度就惨了!

如果仅仅是上述两条信息,似乎还不足以证明在印度国内,针对中国的战争已经箭在弦上。但再来看看印度国防部长的最新讲话,已经没有任何人怀疑,整个印度都在准备与中国开战了。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国防部长阿伦·贾伊特利周三在出席为纪念甘地发起的“退出印度”运动75周年特别辩论时宣称,印度数十年来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每一次挑战都让国家变得更强大!”

贾伊特利说,印度已经从1962年与中国的战争“吸取教训”,认识到“军队必须被自主打造,因为直到今天,印度仍然面临着邻国的挑战”。贾伊特利声称:与1962年相比,印度已经“因经历1965年和1971年的战争而更强大”,他指出,虽然在1962年面对中国承受苦果,但在1965年和1971年对巴基斯坦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这位防长最后说,“我承认有些挑战仍然存在。但我坚信,我们勇敢的士兵有能力保卫国家安全,无论挑战来自东部边界还是西部边界!”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旦把中国逼到这个份上,印度就惨了!

印度人向来以自大闻名于世。虽然直到1947年,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在印度人心目中,自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政权的那一天起,印度就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唯一继承人”了。这一点,稍微研究印度建国70年历史的人,都不难得出同样的结论。还在这次中印边境对峙初期,印度外交部长就曾公开挑衅,说什么“2017年的印度已经和1962年不一样了”,言意之下是,今天的印度已经有了与中国对抗的资本。当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没有客气,直接回怼说,“2017年的印度与1962年的印度确实不同,正如2017年的中国也与1962年的中国不同一样。”本来,这段时间,边境线上似乎已经有了某种缓和的迹象,印度也四处宣传不想与中国开战。但现在看来,印度方面的种种伎俩不过是企图以拖待变而已。与印度防长继续挑衅的狂妄言论相呼应,印度媒体也在突然之间提高的叫嚣战争的调门。《今日印度》网站8日发文称,印度国防部拟额外增加2千亿卢比的军费预算,此举是为了做好战争准备。报道说,印度国防部已经寻求20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10.56亿元)的额外国防预算,以满足预算需要。

不久前,中国外交部、国防部、驻印使馆同时向印方发出严厉警告;中国最重要的官方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也先后发文正告印方悬崖勒马。现在看来,对于印度这样一个盲目自大的国家,效果不甚明显,印度方面似乎也不想收敛它的行为。中国外交部证实,截至8月7日,印军仍有53人和1台推土机非法滞留在中国领土上。有分析认为,印度目前骑虎难下,在它最终拖不下去的时候,不排除它会主动开“第一枪”,因为印度这次挑衅中国的目标很明确:一是企图通过与中国对峙转移国内矛盾,二是企图通过挑衅中国记得美国的好感。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旦把中国逼到这个份上,印度就惨了!

那么,在败给中国55年后的今天,印度真的像它的外长、防长宣称的一样,拥有了与中国干一架的实力?对此,不妨听听一些还算理性的印度媒体的分析。“如果与中国或巴基斯坦爆发战争,印度为战争准备好了吗?”《印度斯坦时报》8月6日以此为题称,印度审计总署(CAG)向议会提交的一份关于印度军队的报告,有一些明显令人不安的发现:在战斗时印度军队面临严重的弹药不足的情况。报告称,在2013年,印军170种弹药中只有27%能对付20天的激烈战斗,而在2016年9月,80%的弹药低于规定水平。另据印媒报道,就在这次对峙期间,印度内政部通过一项提议,建设一条从马尔斯米克拉到热泉的公路,以确保边防部队的“优势”,无疑,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差距,这同样制约着印军的后勤保障。对此,美国《外交》的文章似乎预调酒更加直接:“至于印度,又一次被装备更为精良的中国人打败将不仅是国家耻辱,而且让人担心中国的盟友巴基斯坦会在气氛紧张的印巴边界制造更多事端,并使中国在印度附近国家——包括不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一边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战争,一边连印度人也清楚在强大的中国面前它的实力根本不济。那么,眼下印度官方所做的这一切,难道仅仅为了“面子”么?如果是这样,与55年前一样,印度这一次同样不可能真正找回它的“面子”。因为,它所挑衅的是一个随时可以向它发起致命一击的中国。而中国之所以至今还没有亮剑,并不是惧怕战争,而是还想给印度、给和平一个机会。这一点,印度难道还不明白吗?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