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秦岭隧道交通事故|交通专家:亟需宽容性道路设计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万象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秦岭隧道交通事故|交通专家:亟需宽容性道路设计

转载 2017/08/11 16:51:3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小陈 3644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据新华社报道,8月10日23时许,西汉高速陕西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目前已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伤。

笔者认为隧道口是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路段,主要有如下三点原因:

1)隧道断面与道路断面宽度有突变。2)道路光照强度有突变。3)道路限速有突变。

秦岭隧道交通事故|交通专家:亟需宽容性道路设计

从事故现场照片及相关新闻报道来看,这起交通事故是即将进入隧道的失控大客车撞向了隧道口侧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分析这起交通事故的原因,不外乎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的原因。大客车驾驶员深夜行车,由于疲劳驾驶或分神,将车开出正常行驶车道,另外,乘客多半没有系安全带,所以造成惨烈伤亡。

其次,是车的原因,事故现场大客车座椅安装强度不够,猛烈碰撞时断裂解体堆积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即使系了安全带的乘客也很难辜免遇难!这是中国大客车制造普遍存在的问题。

最后,是道路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从现有的事故现场照片来看,隧道外的道路断面与隧道内的宽度相比,有明显的突变,但隧道外面护栏与隧道内壁之间没有任何过渡连接设计,造成隧道侧墙外露,且没有任何防撞设施的设计,造成失控车辆与隧道侧墙形成正碰,这种正碰情况下,能幸存的几率微乎其微。

另外,也没有看到隧道内外的光照强度渐变设计,也没有依次渐变的限速设计,更没有隧道口路面的抗滑设计!

所以,笔者建议如下工程改善对策:

1、洞口外混凝土护栏向隧道洞口过渡,并使护栏迎撞面与检修道內沿平齐。建议桥梁混凝土护栏到隧道口检修带之间,做成过渡段。

2、路面标线主动诱导车辆向左侧偏移。

3、隧道两端要进行夜间和恶劣气象时的照明引导,使道路光照强度连续渐变。

4、隧道口前依次设置减速标志,路面采用振荡标线与彩色沥青路面处理,引导司机减速,防止路面打滑。

秦岭隧道交通事故|交通专家:亟需宽容性道路设计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事故原因归结为人的因素,而应树立宽容性道路设计的理念,宽容性道路设计认为司机的错误是必然发生的客观规律,只有提升路侧安全设计和建设水平才能避免这样的惨痛车祸。

笔者建议以秦岭隧道交通事故为契机,成立安全设计部门,全面提升公路建设理念,排查路侧障碍物,这次出事的是隧道入口,下次可能就是桥梁端口,也可能是路侧大沟和不可解体的各种杆柱。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