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乐嘉带着4岁女儿徒步沙漠,一个控制欲强的父亲有多可怕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乐嘉带着4岁女儿徒步沙漠,一个控制欲强的父亲有多可怕

转载 2017/08/21 10:33:1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高山家园网 3755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8月4日,乐嘉在微博上宣布,即将带着女儿乐灵儿开始徒步沙漠之旅。

这是一个“爸爸带我去沙漠”的活动,行程是4天徒步76公里,平均每天近20公里,而乐嘉的女儿乐灵儿是全团年龄最小的人,才4岁。



当时,网友们的反应还为他打气,点赞最高的那条评论是这么称赞乐嘉的:“每年你都会给自己定下目标并且每年都会做到,这也是我一直敬佩你的原因。”

但随着乐嘉每天在微博上记录他们行程时,网友们渐渐有质疑的声音了:

旅程第一天,乐嘉说和女儿约法两章:1、不可无理哭闹,哭要有哭的理由,不哭的孩子最美;2、无论发生什么事,绝对不可以让大人抱,要靠自己的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但第一天,对这对父女来说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乐嘉的记录里是这么说的:

孩子步伐小,走着走着,我们就远远落在整个大队伍最后,我也从没指望走到前面,对所有团员来说,只要不用其他外力,两条腿能坚持走到终点,就是最大的胜利;对我来讲,灵儿如果能四天坚持下来,那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如果她能坚持下来一天,我会觉得孺子可教;如果一天都坚持不下来,我只能对自己说,那只能下回再教。但有一丝希望,我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明白,作为一个女孩,她这一生必须要学会独立和坚持。

中午两点,灵儿走到11公里时,开始越走越慢,唧唧歪歪不肯走了,说自己困,想睡觉,脸上流出哭丧乌拉的神情。怎么鼓励都没用,基本状态已经到了我和领队两人在最后,一人拉她一个手拖扶,她闭着眼睛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漂浮前行。

无论乐嘉怎么说,乐灵儿都是眼泪汪汪地说:“爸爸,可是我真的好困好困好困,爸爸,我真的好困好困,我困得不得了,我已经困得不行了………”

老实说,看到这里,已经觉得孩子太可怜了。

乐嘉身为父亲,也说自己当时内心很挣扎,使劲狠下心来。连骗带哄带鼓励,屁滚尿流地爬出了第二段的尾声。

而当天的最后两公里,乐灵儿的状态已经是,泪眼婆娑,语气奄奄一息,“爸爸,我不走了,我真的不走了!我不走了” 。

在这个微博下,已经有很多网友开始质疑:

一是质疑乐嘉的这种“受难式”的教育方式。有个网友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要用大人的世界来要求她。我们试图让他们坚强勇敢独立,这都是我们强加给孩子的。我觉得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快乐的成长才是主要的。

另一个质疑,就是每天20公里的徒步,是不是超过了一个4岁孩子身体的承受能力?会不会损害她的健康、影响她的身体发育?这也是乐嘉这次亲子沙漠徒步活动最受争议的地方。

根据美国儿童运动与健康顾问研究院McCambridge博士的报告指出,直到青春期,儿童的主要锻炼重点是掌握运动技能,而非耐力训练,真正有目的的耐力锻炼还是在14岁开始为宜。

旅程第二天:父女两个看着已经有点凄惨。乐嘉说最后2里路全程吟诵“嗡嘛呢呗咪吽”过来的。到了营地,发现灵儿的大腿上已经出了大片大片的红疹……





这时候,已经有很多网友开始质疑了,但更多的网友是心疼这个4岁的小姑娘,觉得这不是“锻炼”,是“折磨”。



其中有个网友甚至质疑乐嘉拉着孩子在炒作,觉得他自私。乐嘉的回应是:姑娘你怎么会有这样恶毒的想法,这样想,会把自己很快想老的。


但实际上,有这样想法的网友不止一个,因为有网友质疑:这个活动定的制度都是六岁到14岁的孩子参加的,却为了出名让名人带着四岁的小朋友参加。破例的前提应该是,这个孩子本身有户外运动经验,或者有足够的耐力,而不是因为她的爸爸是名人。



当然,有质疑的,乐嘉都一一怼回去了,而且他接下去发的微博,似乎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们坚持了下来,到了终点!


但老实说,乐嘉肯定没想到,他这次的“虎爸”教育居然没有大受好评反而备受质疑。要知道,在他之前另一个“虎爸”姜文可是朋友圈里的鸡汤,就是那个“姜文消失了一年,原来是带着两个儿子去新疆吃苦……”。而另一个风靡全球的“虎爸”则是前几个月里那个《摔跤吧,爸爸》,怎么轮到乐嘉,“虎爸”却不得人心了呢?

乐嘉不服!对于大众的质疑,乐嘉是这回应的,通过灵儿的口吻说:为什么要听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说什么呢?下次还去!



哈哈,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乐嘉怎么能认输呢?这是一个连蛋蛋摔碎了都能升华成“这是我的骄傲”的男子啊!

至于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受所谓“挫折教育”“逆商教育”,我觉得是“个人的孩子个人教”,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道理,没必要非把持不同观点者说服、打到。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让一个4岁的孩子做强度这么大的运动,是欠妥的。做家长的到底是无知还是无畏还是无所谓?

中国家长自古到今都对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式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自信和固执,甚至还提炼出了“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千古谬论,凭借的就是“我们能害孩子吗”“还有谁比我们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这种盲目的唯心主义。但我觉得,教育理念这种东西,和你脑海中的其他观点一样,需要抱着开放和随时更新的心态,才能进步和改善。一个固执的、控制欲强的人,是很难做一个好家长的。

乐嘉本身就是这种固执的、控制欲强的人。他的这种性格,当初他在《非诚勿扰》做嘉宾时,大家就能感受出来,不过是当时他的搭档孟非和黄菡老师都是比较春风化雨的人,所以还能相安无事。而等他离开了《非诚勿扰》,辗转各大电视台各种节目时,他这种个性成了火药桶。

知乎上有个心理医生在回答“什么样的人控制欲比较强”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乐嘉就是这种又自卑又自恋的人。

大家都知道,乐嘉当初是做某直销品牌起家的,但他当初刚刚在《非诚勿扰》走红时,他打造的个人简历是:“性格色彩学”的创始人。后来被方舟子在微博上“打假”:“乐嘉自称是‘FPA性格色彩学创始人’,FPA即四色人格分析,其实国外早有四色人格分析,这是剽窃自国外学者却自称是创始人。乐嘉获工商管理硕士的美国阿姆斯壮大学是王姓华人于1996年在加州注册的野鸡学校,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曾在国内卖文凭,现在已关闭。”

一个自卑的人,才会弄这些假标签往自己身上贴吧?

但乐嘉励志的个人经历,又让他对自己充满自豪……到后期就变成自恋了,他对自恋有这么一番解释:人必自恋而后恋人之。

这样一个自卑又自恋的人,做了爸爸,就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爸爸。你看他对于这次活动是这么说的:对我来讲,灵儿如果能四天坚持下来,那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如果她能坚持下来一天,我会觉得孺子可教;如果一天都坚持不下来,我只能对自己说,那只能下回再教。

也就是说,做他的女儿,是一定要走这么一趟沙漠徒步的,是必定要跟着他体会一种“带血的骄傲”的。

在乐嘉微博的评论下,有个网友甚至说:做你的孩子本身就是悲剧的事!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结论,估计任何一个家长听到这个都会暴跳如雷。很多人会承认自己工作失败、婚姻失败,但很少会承认自己做爹做得失败的,即使你现在去问问李双江和梦鸽,他们也未必觉得是自己教育失败。

而且,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无法指责家长的某一个行为是错误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行为会带来什么必然的结果。

但试问,如果你的家长是乐嘉这样的,你长大后会不会去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去吐槽?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