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高山西江华侨林文增:“福清哥”成为印尼“螺丝大王”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高山西江华侨林文增:“福清哥”成为印尼“螺丝大王”
转载
林佳豪于 2020/06/17 09:31:3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福建侨报
作者:福建侨报
34795 阅读
0 评论
116 点赞
11
高山西江华侨林文增:“福清哥”成为印尼“螺丝大王”
显示

1938年出生于福清市高山镇西江村。23岁时,他去印尼打拼;38岁时,他用积累下来的12.5万港币在印尼泗水创办螺丝工厂。如今,他的公司生产的螺丝产品占据印尼市场的一半以上,还销往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多个国家,成为了印尼“螺丝大王”。1961年,林文增赴印尼泗水协助叔父们经营五金工厂,一干就是整整5年。1966年,他离开工厂,以微薄的资金与叔父们一同创业,他们共同奋斗8年,发展了3家工厂,主要加工铝锅等铝制品。1976年,林文增离开了辛苦奋斗多年的工厂,拿着 12.5万港元在印尼泗水重新创办工厂,计划做螺丝生意。其实刚开始,林文增主要做的是铝片生意,因为他对这一领域相对熟悉。不久他到日本出差,参观了那里的螺丝工厂,考察中他发现日本制造螺丝的机器既便宜又耐用。当时印尼盾的面值比日元大,林文增思考了一下,觉得这生意还不错,就决定引进日本制造螺丝的先进机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资金,他就跟对方商量,先签好合同,再分期付款,然后从日本分批采购了约800万美元的机器。工厂发展缺钱,他就以百分之二三十的年利息向社会借贷。机器陆续运抵印尼后,他就开工生产螺丝,由合作方进行技术指导。除了购买日本的机器,后来他还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陆续购买了来自意大利、瑞士等地的先进机器。林文增说:“创业之路很辛苦,靠着自己努力、朋友的帮忙,四处借贷,才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在创业过程中,林文增遇到无数困难,数十年来,印尼的经济风暴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公司生意难免受到波及。最困难的时候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时,那时印尼货币大幅贬值,1美元本可以兑换2000印尼盾,瞬间只能兑换1.5万印尼盾,也就意味着其资产总值宿减至原来的的六分之一左右。而当时他跟银行贷了不少款,一部分是美元,一部分是印尼盾,由于印尼货币大幅贬值而遭受的损失,相当于公司前16年都白干了。但靠着坚强的意志和创业的经验,林文增咬牙把生意维持了下去。此时,他在香港和新加坡购买的办公楼、食品仓库等,开始产生租金现金流,他就以此为公司经营“输血”。这段艰难时光后,林文增的螺丝生意也越做越大。现在,林文增早已成为印尼名副其实的“螺丝大王”,他公司的螺丝销售量占据印尼市场的一半以上,还出口到美国、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日本等多个国家,每年光钢材使用量就需要10万吨左右,销售额可达到1亿多美元。
虽然印尼与福清远隔千山万水,但难阻林文增的思乡之情。在事业有成之后,他总惦记着家乡的发展,多次回乡,捐款捐物、投资创业、兴教助学,倾力帮助家乡的公益事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福清融侨基金会成立时,林文增就投资了50万港币参与兴建“融侨酒店”;他还曾向高山侨联捐款,为高山医院购置病床,并捐了2辆救护车;上世纪90年代,他捐资200多万元,支持福清市委市政府发起的闽江调水工程,为帮助龙高地区人民告别“十年九旱”贡献力量;西江林氏宗祠修建时,他也踊跃捐赠了一笔资金;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支援抗震救灾;2019年由林文增捐资建设的西江文增公园竣工典礼在福清市西江村举行,公园占地面积逾2.6万平方米。
1978年,他就为西江小学捐款建了一栋“文增楼”。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西江小学校舍的安全问题始终让林文增挂心,他觉得原来的教学楼使用了几十年后都快变成危房了,于是他主动找到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和叔母翁瑞英共同捐资兴建新的西江小学。
与林文增共同走在西江小学内,听着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其实当时我手头拮据,资金周转紧张,一部分捐款是从外面临时借的钱。教育是头等大事,我就是借钱也要把学校建好”。
林文增勤劳拼搏、奉献家乡、恋祖爱乡的事迹得到了家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199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林文增“乐育英才”牌匾;2006年2月,他获得了福清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热心公益造福桑梓贡献奖”;同年7月,他得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2010年5月,他获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州市热心公益事业贡献奖”;2014年12月,他荣获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州市热心公益事业“大榕树金质奖”最高荣誉奖项;2017年12月,他荣获2014-2016年度“福州市热心公益大榕树奖”;2019年6月,他再一次因多年来一直热心捐赠家乡公益事业,获得了“福建省人民政府荣誉奖匾”……“润物细无声,大爱在身边。”福清市高山西江小学校长林云金告诉记者,西江的“侨文化”让西江学子懂得感恩,激励着西江学子奋发向上。接下来,西江小学计划编一个校本课程,把包括林文增在内的福清籍华侨华人在国外敢闯敢拼、艰苦创业的事迹和精神记录下来,让更多学子了解他们的故事,教导学生学习这些华侨的精神品质,长大成才后回报社会、造福桑梓。(李智勇 兰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