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福建省泉州市蟳埔村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渔民村落。它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的北岸,这里曾经是无数远洋商船的出发地。
走在古老的巷道里,你会发现这里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闽南话中,厝乃房屋之意。
由于这些房屋的墙是用生蚝的壳堆砌的,所以被戏称为“蚝宅”。
蚝壳厝具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冬暖夏凉的特点,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蚵壳厝”的建筑形制同传统的闽南红砖厝,花岗石的墙基,上下红砖砌方框、窗框,红白相间、鲜艳古朴闽南红砖厝风格鲜明,民俗气息浓厚。
这里散发着浓浓的古城余韵,用蚵(海蛎)筑造的房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走在其中就可以嗅到海的气息。
闽南的海风里具腐蚀性的盐分,也奈何它不得,长年累月的风雨还将它们洗刷得格外明丽。因而有着“千年砖,万年蚝”的美誉。
即便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住上了楼房,也还有很多人住这种房子。
这是浓浓的乡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担心这些特色房子被拆掉。
所幸的是,蟳埔村的蚝壳厝100多间已被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专家考证,这些“蚵壳厝”用的蚵壳原产于非洲东海岸,大概有15公分长,分为上盖和下臼。上盖3厘米厚,下臼大概厚5厘米。
当时,蟳埔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港口。送货到非洲、欧洲等地后这些货船返航时若不载货会重心不稳,不利于航行,于是大量的蚝壳作为压舱物被载了回来。
聪明的蟳埔人就地取材,将这些蚝壳用于建筑房子,这就是蟳埔村独具特色的蚝壳厝的由来。
蚝宅的建设实际上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海洋资源。
自定义html广告位